屯溪网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快捷登录

版块导航

管理反馈
疑问建议
查看: 1949|回复: 2

徽州有座高湖山,香火常年不断,只为那绵延千年的禅缘

[复制链接]

参加活动:0

组织活动:0

小学三年级

Rank: 4

发表于 2016-12-8 17:0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
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?点击登录

x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在徽州,最不缺就是山。“高湖山”却是特例——高山出平湖,如同青海的“湖”、西藏的“措”、九寨沟的“海”一样,即使是一汪清水,在高原荒境中,也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禅意,朝觐那份与生俱来的虔诚。

5e66e47043b35728b11a739ce59d4403.jpg

高湖山位于婺源北部沱川乡与浙源乡交界处,为婺源与休宁的界山,最高峰摩天顶海拔1116.6米,据《婺源县志》载:“山上有湖,六、七亩,四时不涸,故名”。周末,“自由人户外”“群主”龙哥发布消息:“高湖山古道”,途径:徐源村-高湖山-田岭背,徒步行程约18公里,活动强度:★★+,古道精彩指数:★★★

3ba5b16db9b35b3a489805f619bdabaf.jpg
参加户外徒步确是“蓄谋已久”,其中很大成分是对少时爬山砍柴的恋旧而已,却又不得不直面如今腿力不济的现实。向龙哥报名时,终究还是留了个后路,自己开车,万一走不动也好半路折返。 关掉手机,睡到自然醒,总觉得是个幸福美美的事情,这个周日,起个“大早”,草草用过早餐,拿上昨晚临时准备的行头赶到汇合点。龙哥已准备就绪,经同行者一再鼓励,拼上龙哥的车出发。


6a787f44df5d8d80728879d31fcb0c05.jpg
       不开车,少了那份穿行山野的动感,却能随心浏览窗外飘行而过的风景。柏油马路傍山而筑、依水而行,银白色的汽车蜿蜒在秋色里,像一根拖弋着长长黑线的衣针,把山的褶皱缝制成一幕五彩斑斓的屏风,星星点点的村落连成一个动感的徽州。休宁村落的名字总是那么诗意,蓝底白字的地名牌不断冲击着视觉的速度:溪口,让人想起徽州的水口,环流聚水,古树掩映,石径凉亭,油然而生一种回家的感觉;板桥,在这青山秀水间,有了粉墙黛瓦、有了小桥流水,谁还在乎一时“难得糊涂”的洒脱;漳前,一株繁茂千年的古树,徐源,一族避迹山野的大姓......

54c820497e3f6eaaf799f9819ef4c2ba.jpg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遐想中,公路在两山聚拢间走到了尽头。远目及眺,远处的高湖山麓交错攀行,像一袭巨幅裙摆从天际边一直飘逸到村庄脚下,汇聚山间千川百流,潺潺穿村而过,还有水口千年红楠,村中百年徽宅、绵延数十里古道,似乎都在回响着昔日“吴楚分源”的喧嚣。

21f0c84c5cf4e6512b2b3d8ba54a40dd.jpg
             古道依溪而行,宽五尺许,出村庄后,在一片茶园间蜿蜒而上,其间,茶窠跺跺,溪流哗哗,乌桕透红,驴友一行,俨然一幅商旅秋行图。然天公不作美,下起了雨,路虽平坦,却还是有些湿滑,约行半小时,才至山坳底部,见一路亭,大家方入内避雨。路亭开间丈余,因山谷狭窄、多雾,亭内昏暗,开启手机电筒后,方见内壁正中一碑刻,碑石平整方正,精致端庄,中间“饮泉亭”三字遒劲饱满,右边“光绪十六年八月古旦”依稀可见,左边落款已难辨认。碑石下设一佛龛,供奉“南无泗州大圣神位”。路亭块石砌就,石块凿刻方正,色泽青黑,虽布满尘土,依然掩盖不住当年的雍容。路亭顶盖檩椽瓦片规整清新,可见曾已坍塌,近年才修复启用。

f5bbf4c435a2e603e295051e8a5b77e5.jpg


f7c486bb3d35e1ecc522f5ff007aa61d.jpg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雨渐止,我们继续前行,原先平缓的路面已变成拾阶而上的山道,在茂密的杉树林中左拐右弯,迂回攀升。当地人把这座山岭叫“吊石岭”,因山那边一处两山夹一石而得名,我总觉此名却有不雅。道路依山而行,路边雨后的箬叶显得更加碧绿,偶尔一串野果,仿佛回到儿时的感觉。路面基本保持原貌,却已磨砺得珠圆玉滑,经雨水浸润,更加青黑透亮,有了一种穿越到明清的厚重感。在徽州,可以说每一条古道都是一部徽商的历史,每一个台阶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,相传这条古道为一徽商遗孀捐资修建,然而,我查遍资料,却未获详情。徽商叱咤商界三百年,身后少不了马头墙下的孤灯倩影,“一世夫妻三年半,十年夫妻九年空”,多少花容月貌在相思中灯枯油竭,多少春宵良辰在等待中晓风残月。又有多少徽商妇“三十五载忘穿秋水”,等来的却是一尊入驻宗祠寝堂的冰冷“牌位”。于是,剪下一缕青丝,铺就这条丈夫回家的路,只为了修炼一段今生未尽的姻缘,换回来生长相厮守。

2117698251bf3e6a976266961f8e1c5e.jpg

09cdc190f182915e24a7d61b8f51cb61.jpg

        触摸着历史的脉搏,从穿越的思绪中回到脚下,走过一段修长陡峭的台阶,已到了一处桠口,当地人叫“风口”,山口风大,谓之“风口”倒也形象。此为休婺分界岭,即所谓的“吴楚分源”,回到三国时期,我们这也算到了“国境线”了。横跨道路关隘已了无踪影,左边亭舍石墙依旧,檩椽瓦片完全塌陷在废墟当中,仅有一块斑驳的路碑记载着前行的方向:“左边,上山往高湖山,下山往庄前;右边,平路往沱川,下岭往察关”,立碑人是高湖山自公和尚。寡妇修路、和尚立碑,搁在当今,少不了一脸坏笑,而把时空倒回千年,除了肃然起敬,别无杂念。四条古道分赴东西南北,依稀印记着当年商旅的繁忙,就是这处古代的“交通枢纽”,返程时,一位队友给我们的行程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——走错方向,去了山那边的察关。

c222f05f637c85d7033f8289f051f5a5.jpg

3470dc1eb14dd4bad3aa63a21c99424d.jpg

稍作休息,我们向高湖山方向开跋,这是一段横穿山腰的林荫匝道,路面比先前缩窄近半,砂土落叶已覆盖大部分路面,一些陡坡地段,已完全塌陷,幸有驴友及村民偶尔经过,路面当中还能显露出石板的痕迹。如果说“世间本来没有路,走的人多了,就成了路”,那么世间的路,少有人走,也就没有了路,道家所言,“无,名天地之始,有,名天地之母”,万物之本源,顺其自然而已。没有人走的路,让它消失在岁月的尘土当中,也未必不是一个好的归宿,只是失落了那些当年捐资修建此路、前往高湖寺朝觐修行的香客们。

9c91c8f05ec65252fb81de875fe395fe.jpg

        最难走的路是接下来在山脊上折叠而上台阶,当地人叫“十八弯”,何止是十八弯,就是在爬一栋百层高楼的楼梯。秋黄的落叶几乎铺满整个台阶,虽是一幅赏心悦目的画卷,但潮湿的石板淹没在枯叶之下,踩踏其上,形似探险,三步一叩五步一拜的,倒成问道修行了。山间大雾笼罩,五米不见人影,队伍自然拉开距离,几个老驴友已遥遥领先,我等几人垫后,苦了热心的龙哥来回折返,生怕有人走丢。然而,在山顶一处丁字路口,还是有人失联,虽然龙哥做了一个 “标准路标”,幸好,山那边的婺源移动及时送来手机信号,我们一行按期到达高湖集合。用过简餐,龙哥一行继续前往终点“田岭背”,我等留在此地修整。

d705bb9a8fb15e9dd2005fbd396c8827.jpg

3547e6f926849937b1902579556634a4.jpg


b75ddd05cd92169e8fce794fac8ceeae.jpg

         高湖“白云寺”始建于宋朝,后废数百年,明正德年间由僧人结茅成庐,名“白云庵”,后由休宁石田财主汪德善捐资发起兴建,名“白云古刹”,因其大殿生铁铸瓦覆盖,故称“铁瓦禅林”,已于五十年前圮毁,“万顷湖光”也追随其绝尘而去。高湖书院早已经不住时光的漫漶,而遗废在历史的更迭当中。现仅存“龙井”、“通天窍”、狮子石和那个“皇陵正脉”的传说,却也已寥落在现代生活的角落。即使是已复建的高湖寺、观音阁、杨令公庙、土地庙、五贤祠,也简陋至极,完全没有当年信士络绎、香火飘绕的盛况。

b93a409f77ff76d1bd8729cc1b48f5cb.jpg

17318ff1d9dba3089ca8547214a54100.jpg

       此行徒步而来,除“找虐”外,仅寻踪猎奇而已,并无奢望。然置身其中,还是被这巧夺天工的风水构造和静如止水的禅意所顿悟。

c6df37054b626332fe54c9c2b2dc4b9a.jpg

        高湖位于最高峰下约百米处,后枕摩天顶峰,圆润饱满,左右各倚低矮山脊,密实雄健,“左狮右虎”,浑然天成。其间围成约二三十亩的高山平地,“白云古刹”依山而建,后连观音阁,右为书院遗址,院前倚靠“龙井”,寺前为湖,虽已干涸,仍绿意盎然。极目远方,群山迤逦,远峰近壑,一览无余。

d9df9e72929575ba5e3eed56a4c9accd.jpg

        雨后雾散,尘去凡来,高湖并未因我们的叩访而喧嚣,静谧的空气几乎随手一抓都能溢出檀香的味道。我轻轻步入简陋的古刹,默祈、布施,只是为了续写这份宁静。移步寺前湖址,驻足莲池脚边,像在等待一位云游而归的僧人一样,屏息等待池心石罅中湖水喷涌而出的奇迹……

e71d908a86fffe36fbc28dbc9f0dfcc7.jpg
             顷刻间,刚刚散去的浓雾又飘了过来,沾染着“通天窍”里漫出的水汽,聚拢到莲池上空,并漫漫扩散至向远方,越来越浓,高湖寺已在水天一色中渐入仙界。我似乎已泛舟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,划向湖边那棵被雷击枯死的千年银杏,摇弋着根部发出的几十股新枝,在雾霭中若隐若现,几片黄灿灿的银杏叶随风飘零而下,在湖面上随波漫舞,是那群觅食归来的“轻鸥”的吗?

25b84126ec7fad673166a9fc2d8e4f8c.jpg

        伴着古刹的钟声,高湖书院传来朗朗书声......“白云漫舒捲忆龙井曾邀清风明月,古刹历废兴听高湖又响暮鼓晨钟”。曼妙烟波中,只见:一座古寺。几间小庙。一位老尼。扫尘。上香。礼佛。只为那绵延千年的禅缘。

f907ba1f28e127e4c075a4828de0e1c8.jpg

(行走观察)

参加活动:0

组织活动:0

小学四年级

Rank: 5Rank: 5

发表于 2016-12-8 17:55 | 显示全部楼层
路好难走啊

参加活动:0

组织活动:0

小学四年级

Rank: 5Rank: 5

发表于 2016-12-8 17:55 | 显示全部楼层
帮顶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版权声明|免责声明|小黑屋|屯溪网 ( 皖ICP备14001316号-1 )

GMT+8, 2024-11-26 15:40 , Processed in 0.142944 second(s), 5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